老人講古-高雄電腦展的工作經驗

by | 9 月 5, 2025 | 日記 | 0 comments

Views: 0

當年電腦展買電腦會比較便宜嗎? YES

這篇是我當年在電腦街打工的經驗,現在高雄已經沒有所謂當時的電腦展了,電腦街賣電腦的商店剩下全盛時期的1/3,店家被網路商店跟智慧型手機崛起的夾殺下倒掉一片,我很喜歡的NOVA也倒閉,原建築現在變成一間飯店。

回憶開始,我從國中開始常搭公車到火車站逛電腦街,當時高雄的電腦街主要集中在建國路,還有NOVA商場附近,不過NOVA商場高雄在我還沒滿18時候就倒閉了,附近變成新崛江的商圈的一部分,現在新崛江商圈也沒落了。

剛滿18歲的時候,大約是2003年,暑假時到高雄的電腦街(建國路)的販售電腦的店家打工,有幸參加到兩次電腦展,當時的店腦街還是相當熱鬧,店家從建國二路一直到火車站,店家也比現在多樣很多

當年是智障型手機的年代,店內的數位相機是320萬畫素,當時的電腦的記憶體是 256MB(這個我印象有點模糊了),Intel的處理器是奔騰4,記憶體是DDR一代雙通道,作業系統是Windows XP 剛有SP2,我記得比較清楚是打工的錢我買組裝了一台電腦,主機是Intel 奔騰4代跟ATI 9800Pro的顯示卡,建國路最有名的店家是華庭電腦(後來它直接跑路倒閉,欠一堆廠商債)

電腦展的商業模式

主辦方

主辦方通常是電腦同業公會這種單位,他們會一邊租好場地,再將場地分成很多個區塊租給各種大廠,大廠是指ASUS/ACER/技嘉/微星/IBM/DELL這種,我工作時當年比較大的是ASUS跟ACER還有IBM,國眾電腦等,當時還沒有聯想這個品牌,參展的是以賣套裝機與筆電為主。

大廠分租攤位

大廠租下一個區塊後,就會將場地依照動線劃分攤位,這幾個攤位在官方會被定價,定價後讓當地的經銷商租,區塊有大有小,部位置也有不同的價格,然後不過比起大小,更重要的是位置。

當地經銷商就是你在電腦街看到的店家,通常參展的是賣筆電居多的店家。

如何租攤位?

印象中我工作的店家跟ACER租的那個位置是40萬,意思是要跟ACER進貨40萬的電腦,我記得能進貨的電腦也有限制型號,所以店內會一次進貨一堆同型號的機器,然後要在一週的電腦展上賣掉。

進貨這件事印象很深,電腦會在一週前的禮拜二運來店內,然後我要將電腦搬到2F,搬完那天手都會抖。當時的店家普遍都是週二會到貨一次,五六日的訂單在禮拜一向廠商下定,然後週二就會收到貨,週三就能交機。

電腦展會比較便宜的原因就是這個,因為有賣貨壓力,店家平時不會屯什麼貨,台灣買電腦大概兩天就會到了,只有電腦展會有一大批貨要急著銷售掉,所以據說有些削價競爭一台毛利只有500元不到。

電腦展當週

電腦展通常是5-7天,當週唯一好處是我打工的店家有供應便當,當時正宗排骨飯的雞腿便當60元跟我的時薪相同,打工時很常吃。

安裝盜版軟體

每天下午六點收展後,業務會拿一疊訂單過來,我就要負責灌電腦跟準備機器,通常除了當天晚上要灌,隔天也要灌,機器不是都有作業系統了嗎?為什麼還要灌?

當年是可以自由安裝盜版軟體(偶爾會聽到問題),所以業務會讓客人在訂單上寫想要安裝什麼軟體,然後訂單上會有個切結說電腦上裝什麼軟體跟本公司無關,熱門的有 PhotoImpact / Dr.Eye / Office 2003 / 遊戲CS / 小朋友下樓梯 / 皮卡丘打排球

安裝盜版軟體還有個好處,因為裝軟體需要將電腦拆封,店內每台電腦都是拆封過的,一般人其實看不出來電腦到底是展示機還是新機跟庫存。

當年怎麼安裝盜版軟體:

通常就是同型號的主機,裝好一份,其他的拆硬碟用Ghost這套軟體直接還原過去,再將清單上沒有的軟體給刪了。這樣我一個小工程師一天可以裝上十幾台,原本要數個小時的作業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搞定一台,當時的電腦沒有SSD,其實非常的慢,系統開機就要三分鐘,安裝軟體雖然我自己有寫了auto hot key之類的無人值守工具,不過還是要花上兩三小時。

清潔展示機

當時店家把展示機當新機賣,沒有什麼展示機打八折這件事,我們要做的就是賣出後偽裝成新機賣,要當新機賣其實很簡單,只要把機器擦乾淨就好,一般人也部會知道怎麼辨認,像是看硬碟運作時間之類的。

然後好笑的來了,以前沒有什麼清潔機器的東西,店內都用兩個東西擦機器,你聽起來一定會覺得很誇張

  • 穩潔(擦螢幕)
  • 白博士(擦機身)

超級神奇對吧!

交機

除了安裝軟體以外,還要負責跟客人交機,在當年很少奧客,我工作兩個月只有遇到一個要換電腦主機前面板的,認為我們安裝軟體過程把面板刮到了。其他交機過程我沒什麼印象點。

店家的電腦進貨價格

當時我們可以看到進貨價格,進貨價格其實每間店都不同,這個價格跟店家進貨量與原廠業務交情會有一點浮動,但普遍落在傳單上建議售價的75折,如果你想估合理的價格有個簡單的算法

建議售價*0.75+2000元

2000元是普遍一台電腦給的的毛利,如果你買低於上面的價格就是賺到,但店家很可能會虧錢,但現在的行情我就不太清楚了。

售後服務

以前電腦小白去店家買很重要的就是售後服務,尤其以前電腦的作業系統其實問題很多,連重灌都需要很多技巧。

筆電過熱

這點我印象很深,當時ACER筆電的散熱做的很差,無論是用正常安裝重灌還是用原廠光碟還原,很容易遇到熱當問題,當時的熱當是真的熱當,電腦畫面就是卡在已經完成某某%,不會藍底白字畫面,也不會直接進入斷電保護等。現在的電腦其實先進很多,電腦會直接降速,並且讓風扇開啟全速運轉,但以前的店腦不會,就呆呆的卡在那邊。當時我的做法就是把筆電用書從兩側架高,讓比電底部懸空增加散熱。

缺驅動

多數驅動都能在原廠網站找到,不過如果是HP/康柏的筆電在當時要找驅動就很麻煩,我記得他們官網這塊做的非常爛,而且不是每個客人家中都有網路,裝驅動一次可以收500-800。

就算不是這兩個型號其實到現在找驅動在筆電都需要一些經驗,筆電的驅動主要是分MODEL的,同一個系列例如SWIFT3裡面有很多不同MODEL,就算同一個MODEL也有分細部使用不同的網路卡跟藍芽晶片,辨認這些需要一些經驗(其實就是先從最常見的開始裝,錯誤嘗試法),不過現在大概七成以上的驅動都能透過Windows Update搞定,剩下小的驅動也有一些偵測工具可以幫你找到正確驅動。

然後有些很新的電腦,剛上市其實官網也沒有驅動,這時候如果驅動光碟搞丟了,拿來重灌,這時候就需要把電腦送回原廠還原,保固內還原不用錢,不過店家還是會收個1200元,呵呵。

中毒重灌電腦

以前的電腦非常容易中毒,XP作業系統的漏洞非常多,常遇到的幾種

  1. 自動關機病毒(要裝特定的Windows Patch)
  2. 癱瘓網路型的病毒,種了會對網路瘋狂發送封包,癱瘓網路,這種很不巧會讓整間店的電腦全部中毒,然後店內的網路就死掉了。
  3. IE綁架類的軟體,造成電腦已經不快了更緩慢。

除錯送修

當年的資訊不發達,多數使用者其實不知道怎麼把自己的電腦直接送去原廠維修,所以代送也是一個利潤很高的,原廠筆電更換主機板報價5000元的可以變成7000元。


這篇文章到此結束,如果想知道什麼的歡迎留言給我,謝謝~

0 Comments

Submit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