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ews: 14
查經聚會是我覺得聚會類型內第二難準備的,第一難對我來說是設計團康類的。原因是要講解神的道,需要使用相當嚴謹的態度準備與傳講,因此難度上有別於其他類型的聚會。
平時的裝備
- 禱告靈修生活。
- 參與聚會,你平時有在參與聚會,才會知道平時受眾的靈命狀況。
- 參與其他查經聚會,有專門的查經團契之類的。
- 參與課程:成人主日學、禱告會、神學院課程、研經特會、靈修班。
- 平時聽講道習慣寫筆記,觀察牧者怎麼分段落與解析聖經經文,寫出講道的引言、主旨、大綱、應用。
- 讀一些教導查經的書,例如「全民讀經法」。
有些主領會反應每次預備起來很吃力,吃力的原因除了有時經文可能涉複雜的背景需梳理過,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平時就很少讀研讀聖經,這個就跟運動選手平時要足夠量的基本練習,肌力、耐力、肺活量等綜合訓練。讓自己保持在好的狀態,查經帶領者也是要讓自己平時保持常常讀經與思想的狀態。
初階預備流程
如果你是預備的新手,我蠻推薦直接使用查經材料跟研讀本作為輔助,小組查經材料有助於你比較快抓住經文脈絡,並且知道哪些是重要的部分,當然這樣做的缺點是會忽略經文細節,但畢竟查經材料是別人研讀過的副產物,還是鼓勵大家熟悉之後往進階的方向去走。
- 安靜與禱告
- 反覆讀經,除了原本的範圍,最好可以將查經整章範圍背起來,這樣你腦袋就會有清晰的經文脈絡。
- 讀一下研讀本寫些什麼,我還會看「新譯本」、「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」、呂振中譯本。
- 讀查經材料,回答問題。
- 對照一下小組長手冊跟解答本。
- 寫下自己的經文觀察摘要。
- 整理經文呈現出來的真理。
- 在生活中實踐這些真理。
- 寫下分享的分段逐字稿。
- 擬定一些可能會被問的問題,可以做成問答集。
- 與牧者討論分享的內容(如果有牧者願意跟你預查的話)。
進階的預備流程
進階的則是需要熟悉比較多的查經工具使用,呼應宗教改革之後唯獨聖經、忠於聖經的讀經方式,讓聖經自己說話。準備的過程會耗費蠻多的時間,但是讓你的信仰又真又活,跟初階的比較起來,這邊的出發點會是從經文開始進行,終點則是實踐真理的見證。
- 安靜與禱告
- 反覆讀經,盡量把經文全部背起來。這個過程會讓你清晰經文脈絡。
- 認出所使用的文體。
- 讀幾次整卷經文,最好一次能一口氣連續的讀完,有助於理解作者思路。
- 讀其他的譯本,這會讓你比較不會受到錯誤翻譯誤導,或者受到譯者解讀經文的影響。
- 偏向原文的譯本:呂振中、NASB。
- 介於原文與意譯的譯本:新標點和合本、和合本修訂版、新譯本、NIV、KJV。
- 偏向意譯的譯本: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、Message。
- 讀經文背景書與導論,側寫出國際局勢、社會政治、社會氛圍、歷史前後文等等。
- 寫下重要的詞、重複的詞、特殊的詞,例如活祭,並考察意思後,寫下註釋。
- 分析一下經文結構,靠NASB版本。
- 依照讀出的脈絡寫下主題與作出分段,寫出段標題,蠻多時候要連前後文一起加入分析。
- 寫下經文摘要,大致上就是你讀出經文在講什麼。
- 寫下作者思路。
- 寫出反思與反省。
- 做出結論,整理出經文要表達的真理。
- 在生活中實踐經文的真理。
- 開始整理並寫要分享的內容,分段逐字稿為主。
- 擬定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答集。
- 與牧者討論分享的內容(如果有牧者願意跟你預查的話)。
常用工具
- 聖經地圖,聖經家譜,推薦一紙通。
- 聖經字典,推薦信望愛。
- 聖經彙編,推薦信望愛。
- 四福音合參,通常新一點的聖經會標註平行經文。
- 研讀本,推薦聖經公會的新標點和合本研讀本(不過範圍不多)、新譯本研讀本,更新傳道會的研讀本也可以。
- 背景書。
- 綜覽書。
- 註釋書,推薦明道系列的,天道的過於學術。
- 神學書,例如「簡明神學」「系統神學」「基督教要義」。
- 別人設計好的查經材料,或靈修材料,例如斯托得查經材料。
- 古代教父文獻ACCSB,這個蠻有參考價值,尤其是對於思想經文上,古代教父們的思想比我們成熟深入很多。
工具的使用不在本篇討論範圍當中喔。
不推薦的工具
- Google直接找答案。
- 別人的講道 / 講章。
- 自己的想像力、自己的幻想、腦補。
以經解經
這個指的是查經跟解釋聖經時要用整本聖經的原則來解讀,有些人會誤解指的是使用串珠等關聯經文來解讀經文。
這個需要對聖經熟悉外,這些整理過的真理原則就是所謂的神學,讀神學跟認識神學的過程則是一個思辨的過程,也是讓神的真理深深烙印在生命中的過程,讓您的生命與神連結。
常見問題
經文看不懂怎辦?
這其實需要時間理解與熟讀練習的,不過講這樣好像是廢話。
建議先翻翻背景書,再來是經文要讀熟,讀熟是熟到能整個背起來,這樣能感受到經文中的生命,而且背起來平時就能思想上帝到底是講些什麼,通常想個一兩週就會通了。
到了這地步還是不行,我通常會先改看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,再回頭看和合本,還是不太懂會看一下查經材料的經文摘要。還是不行的話就是直接問牧者。
詢問牧者的話,有些牧者特別擅長新約,有些特別擅長舊約,或者摩西五經、彼得書信等等,我多半是透過修課認識牧者,繳交作業時候因為要寄信,所以就有他們的聯絡方式,我的經驗是他們非常樂於回答,但問的問題你必須先做過功課。
每個問題一定有解答嗎?
其實不一定,有些是個謎啊。我經驗上重要的真理聖經一定會重複出現,聖經的話稱為『多次多方』,但有些沒有說的很清楚的也不用太過強求。至於怎麼分出那個時是重要的、是聖經常出現的,就要透過熟讀聖經了。
不會設計問題怎辦?
偷偷說,靈修材料跟查經材料的問題可以拿來用,有些註釋書甚至會有小組研讀本,裡面會有設計好的問題。一開始新手我們先觀察別人怎設計問題,慢慢模仿久了就可以上手。
當然有些萬用題可以用。像是⋯經文提醒了什麼。
為什麼我不推薦使用看講道來作為查經預備
查經重要的是觀察經文與整理信息的過程,直接看講道你就失去了那個過程。
如果不是預備查經,我還蠻推薦聽講道作為平時靈修的一部分。
其實用「聽」「看」解經講道Vod的來預備其實蠻耗費時間的,讀的比聽的還快。
直接使用查經材料還要這樣預備嗎?
其實是需要的,我經驗是越是優秀的查經材料越能問出經文的精髓,而如果我們要去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,就蠻需要一個扎實的預備過程,這樣帶領時才能引導組員繼續查經。
有些預備的很齊全的查經材料,會有解答本甚至是小組長手冊,這樣預備起來會輕省一些,使用上自己需要有一定的判斷力,尤其考量到各宗派的神學觀。
如果沒時間預備下怎麼辦?
我建議直接熟讀經文+查經材料+註釋書,自己先試著將查經材料全部的問題回答過一遍。再來就是回答的東西建議先跟牧者討論過,甚至是預查。
參與者聽不懂怎辦?
有時候分享者「跳」的太快會導致有些人跟不上(尤其是沒事先預查的人),這時需要放慢點速度,吸收跟理解需要一點時間。再來就是參與者如果是非基督徒佔大部分的時候,則需要對分享的內容有所調整。
求救,請救援投手幫忙,但有時承認不會解釋,或者自己也讀不懂也是個好的方式,避免一直停在同一個點。
預備時為參與者禱告,明白聖經是聖靈的工作,求聖靈使我們都能明白經文中的真理。
為什麼要在生活中實踐真理?
我觀察過厲害的分享者,他們除了很會梳理經文外,梳理出來的寶貴真理,會在生活中做出實踐與改變,這些改變讓分享者更能體會真理為何這樣教導,無形中成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。這些經驗與體會除了會變成你的養分外,在分享時候會成為一個見證,是更加有說服力。
列了這麼多?容易忽略重點是什麼呢?
- 把經文熟到背起來,這個是我從陳興蘭老師那邊學來的。 很多時候帶領者會覺得讀個五遍十次就算熟讀了,但其實還差很遠。這種狀態大概跟我看了某人臉書就是關心他….,有點過於表面。
- 禱告 明白聖經是聖靈的動工,考察聖經的人需倚靠聖靈行事。
- 思想,現在人習慣找答案,缺少有耐心的思考。
如何帶領?
帶領方式考量因素
- 參與者的靈性狀況 → 需不需要花時間解釋基本前置,或者一些基要真理的部分。
- 基督徒多還是非基督徒多?如果非基督徒多需考量多一些傳福音的信息,基督徒多則是要加入信仰實踐的討論。
- 參與的者會自己預查嗎?會做功課的話差很多,可以蹦出很多精彩的討論。
- 持續出席的人占比,如果大家每次都來就會越來越熟悉查經。
- 聚會時間長度 → 直接考量哪些會因為時間緣故刪除。
- 參與人數 → 是否要分組?
- 場地大小 → 是否適合分組?
- 場地工具:投影機、有無黑板白板可使用、白紙。
- 經文範圍、難易度。
- 平時查經進行方式,平時投入積極度。
- 有無暗樁跟救援→ 神學生、牧者、善於查經的輔導。
- 參與者年齡與學歷,國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社青、長青都會有點不同。
帶領的方式
- 給一個安靜讀經禱告的時間,讓大家有機會自己讀經文,這個會比大家輪流念經文重要。
- 直接使用材料,引導大家回答問題。
- 「分組」加上使用材料,引導大家回答問題,分組時最好能在每組安插暗樁。
- 使用歸納法查經考察,人多時候要分組,分組後的狀態需要每組有一兩位熟悉歸納法的人負責帶領。
- 帶領者解析經文(配合講義),加上設計好的問題討論,這個類似自己設計查經材料。
- 抓一兩個主題解釋,主題要是重要的神學主題,主題之間要有關聯,加上圍繞主題設計好問題討論,(有點像是培靈),這個作法適合在聚會時間很少的狀態下,或者預備時間很少的狀態下。
- 講義可以設計一些填空,有助於大家跟上。
- 禱讀,如果分享的經文是詩篇的話,可以在聚會尾聲帶領大家進行禱讀。
該避免的部分
使用部分經文(斷章取義)來支持自己的論點,這其實是很多人容易犯錯的部分,所以我會建議自己準備時候,還是要翻閱兩三種查經材料來輔佐,看一下自己有沒有欠缺考慮的部分,或者完全的走歪。
結語
寫這篇文是整理後續自己預備的心路歷程,一開始的動機是某次參加查經聚會,我回答了主領提出的一個問題,後續主領問了預備時候不懂怎麼辦?當下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,不過問題放在心中,回去反覆思想了一週左右,我發覺多數我會有疑惑的問題其實是在預備的過程中會有解答,也許主領們預備時不知道怎解答自身的問題。因此催生了本文。
這篇文章發表前,感謝兩位朋友協助閱讀,他們提供了有用的建議。一位是鄭毓淇傳道,另一位是葉梓斌傳道。
0 Comments